搜本站

202009月15日

投资热线:0431-81335626
政务服务:0431-80786777

搜索

搜本站
首页

招商引资

产业图谱

长春新区光电信息产业

长春新区是“国家火炬计划光电信息技术产业化基地”,全区集聚希达电子、荣德光学、永利激光等光电信息企业360余户,其中规上工业企业23户,拥有光电子产业园区和平台载体8个,自主知识产权专利近500项,汇聚了28个行业高、精、尖科技成果,主要产品包括LED显示屏、通讯设备及器材、激光器、光学镜头、光电编码器等领域。2022年光电信息实现产值近40亿元,同比增长4.3%,光华微电子、禹衡光学被评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

长春新区重点布局激光、成像、航空航天、半导体等产业赛道,依托光机所、吉林大学等院校在光电领域的技术优势,围绕信息技术前沿领域以及国产替代需求,大力构筑“屏、端、网、云、星”全领域、高端化的光电信息制造能力,全面提升光电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特别是航空航天领域,长光卫星是国内唯一的集卫星研制、运营管理到信息服务的全产业链企业,“吉林一号”卫星在轨89颗,建成我国最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新区据此谋划建设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推进“吉林一号”卫星星座规模化组网,形成“通导遥”一体化卫星研发制造体系。

目前新区形成以光电器件、光电显示等为特色的光电子产业集群,其中永利激光全部产品自主研发,技术水平领先,是全国生产规模最大、产品规格型号最全的二氧化碳激光器供应商,二氧化碳激光管系列产品是目前国内产能和销量居国内首位。光华微电子设备工程中心有限公司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商用12英寸全自动晶圆探针台,是东北地区唯一从事研发生产物联网RFID的制造企业。禹衡光学、荣德光学在编码器和速度位移传感器领域国内市场占有率高居前二。希达电子在全国率先研制成功LED“集成三合一”产品,在集成封装技术、显示驱动控制技术、采集校正技术、光学设计技术等方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形成了器件封装、产品设计制造、整机安装及服务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全倒装COB创新产品拥有LED显示技术全场景解决方案。吉大正元是国内最大的公钥基础设施(PKI)产品供应商;嘉诚信息获评“行业信息化竞争力百强企业”“中国软件行业最具影响力企业”等重量级荣誉。

2008年底,新区与长光所合作,以吉林省光电子产业孵化器为平台构建了适宜光电类高技术企业发展的雨林生态,在孵化器内建设了国内最先进的特种金属材料实验室,强化对光电企业的技术支撑能力,建设了光学实验检测与中试中心、光学装调实验室等技术服务平台。在核心元器件与材料领域,培育了长光圆辰、长光格瑞、长光智欧、长光辰谱、长光大器等企业,在激光技术及应用领域,培育了新产业光电、北兴激光、长光时空等企业,在航空航天信息领域,培育了长光宇航、长光睿视等企业,在电子与智能制造设备领域,培育了光华微电子、长光奥立、方圆光电、长光思博等企业,在医疗器械与生命科学领域,培养了光机医疗、长光恒昌、柏欣生物、惠爱医疗器械等企业,累计培育了长光系光电企业70余家,具备上市条件公司6家,在新区内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省、市级专精特新企业2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8家,近五年培育企业累计营收超100亿元。

从大的人才环境看,长春在光电信息领域,高中低三个层次的人才储备和培养处在同类城市前三位,拥有光电子技术及相关领域研究的两院院士5人,博士生导师150余人,副教授以上的高级人才3000余人。产业人才总量达到了38700人,其中高级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5900人、中级技术与经营管理人才14700人、初级技能和市场营销人才18100人,长江学者、百人计划资助及参与863、973计划等知名专家270人。

新区坚持以园区矩阵支撑产业集群发展,成功搭建了8个光电信息产业特色园区平台,集聚了一大批具备比较优势的优质企业。2022年高标准谋划了“两谷一基地”,把打造“长春光谷”作为“两谷”重要一环,未来将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发挥吉林大学、光机所、华为研究院等技术源头和光华微电子、永利激光等企业创新源头作用,大力发展新型电子元器件、第三代半导体、电子材料与装备领域。在此过程中,将重点依托建设占地10.74万平方米、总投资13.1亿元的长智光谷产业园,导入长春光机所成熟技术项目、原有光电领域龙头企业的新上或技改扩能项目,园区计划年底交付使用,建成后将引进100户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100亿元,间接撬动千亿产值。


吉ICP备12000556号-5 吉公网安备:22010302000245号

吉ICP备12000556号-5 吉公网安备:22010302000245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