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长春新区2025年“高校师生新区行”活动在长春新质生产力发展促进中心举行。此次活动是长春新区贯彻吉林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产业一体化发展”工作部署、落实校地合作机制的关键举措,也是深入推进长春市“长聚学子·春城暖才”系列活动的生动实践,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了解新区、选择新区、扎根新区,为集聚青年才俊共建新区、共创未来奠定了坚实基础。来自吉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长春工业大学的120余名师生代表参加活动。
活动上,长春新区通过宣传片和主旨推介向3所高校的师生详尽介绍了长春新区的发展历程、战略定位、经济优势、产业基础、科创资源和生活环境等,释放出强烈的惜才爱才信号,并分别与3所高校现场签订合作协议。
长春新区通过“奖学+就业”双激励,引导青年人才“把论文写在新区厂房里、把创新做在生产线上”,为长春新区光电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9+1”产业链提前储备“自带归属感”的青年工程师队伍。“政府把奖学金从‘一次性资助’升级为‘全周期投资’,既缓解了困难学生的生活压力,还提前为我们搭建了对接新区发展的桥梁,让毕业后到新区就业创业从‘可选项’变成了‘优先项’”。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2023级学生代表现场表示。
签约仪式后,3所高校120名师生代表分赴长光卫星、永利激光、长新创谷、长春新区规划展览馆开展研学,实地感受长春新区产业生态和发展规划。“以前对长春新区的了解只停留在文字上,这次走进企业车间、规划展馆,才真正感受到新区产业发展的速度和潜力。”一位参与研学的学生表示,此次走访让自己对未来职业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规划,也增强了留在新区发展的意愿。
下一步,长春新区将通过实施“筑梦新区·成就未来”青年人才集聚计划,持续扩大合作高校范围,力争五年内通过奖学金、实习岗位、科研攻关等多元渠道,吸引不少于9万名优秀毕业生留在长春新区创新创业。
长春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毕海滨、胡南,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丁世海,长春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周庆才,长春工业大学副校长胡刃锋,长春新区和三所高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