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提振信心、催人奋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进科技创新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整合科研资源和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优化创新生态,力争在一批重大科技专项上取得新突破,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为进一步整合科研资源和力量,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长春新区紧扣长春国家区域创新中心建设,聚力“双城”建设部署,深化校地合作,成立校地合作专班,通过校地合作专班常态化登“门”(校门)入“室”(实验室),用好高校院所的创新资源,为新区产业链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激发新区发展内生动力。
发挥高校院所资源优势,长春新区拥有坚实基础,携手大院大所大校大企共建了实验室、研发中心、产业园区等科创平台。长春新区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合作共建北湖园区项目,重点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高分子弹性材料研发及验证平台等平台,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化学与工程学院”,项目预计2026年12月完成建设,该园区将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本部、长春新区北湖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示范园形成“科学研究—技术攻关—工程应用—产业发展”一体化的研发与转化平台,全面推动长春新区构建国际领先的新材料全链条贯通式创新高地。
吉林大学未来科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未来科学园项目已经依托吉林大学化学、物理、材料、电子、医学、生物、计算机等学科,建立了9个中外科研团队,包含国家级人才57人次,其中,院士11人、国家级领军人才26人、国家级青年人才20人次,已成为科技部“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外国专家局“高校中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基地”等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以及吉林省级国际科技合作重点实验室。
长春新区与中国科学院陈学思院士团队共建的吉诺贝尔科学家科创园由中国科学院陈学思院士、于吉红院士领衔,多学科专家参与,打造集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及高新产业孵化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创平台。截至目前,吉诺贝尔科学家科创园已经开展项目12个,包含小试项目4个、中试项目6个、工业推广项目2个,其中芳纶纸项目已进入工业化试生产阶段。
2024年11月15日,长白山、三江、吉光3个省实验室授牌,填补了吉林省没有省级实验室的空白。其中,长白山实验室及园区落位在长春新区。实验室依托吉林大学建设,设立汽车材料、生物材料与医药、未来材料设计与制造、光电信息材料、新型化工材料五大研究方向,以实验室为中心辐射带动中试和转化基地建设,探索“主体+基地”等多种方式共建长白山实验室科技园区。
此次校地合作专班机制将进一步推动校地合作全链贯通,长春新区将拿出最大的合作诚意,赢得高校院所最大的配合支持,通过校地合作专班,不仅推动长白山实验室、吉大未来实验室、吉林省科技创新研究院、吉林省氢能产业研究院等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取得新进展,更将在全省和全市营造科技成果转化就找新区的浓厚氛围,为长春新区坚持走科技创新之路提供不竭动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长春新区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真正实现教育、科技、人才、金融、产业一体化发展,让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