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长春新区与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校地战略合作项目推进会在长春新质生产力发展促进中心举行,标志着长春新区与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正式建立全方位、深层次的战略合作关系,为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协同创新发展体系注入强劲动力。长春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徐勇,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刘剑桥、校长杨晓东出席活动。长春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毕海滨主持活动。
徐勇表示,长春新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全方位融入吉林创新型省份、北湖未来科学城等省市战略布局,构建形成以先进装备制造、医药健康、光电信息为主导,以新材料、新能源、智能机器人等为特色的“9+1”现代化产业体系。新区坚持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创新校地合作模式,成立校地合作专班,常态化登“门”(校门)入“室”(实验室),加快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金融产业一体化发展。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在职业教育、应用技术研究等方面成果丰硕,此次校地合作是“产业所向”与“教育所能”的珠联璧合,双方将紧密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开展联合攻关,搭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使学校的科研成果通过新区的产业优势快速转化落地,为长春市乃至吉林省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刘剑桥表示,长春新区与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高位谋划、资源同频、人才共育,将合作上升到企业技术革新与高校学科建设同频共振的战略层面,从“实验室里的创新”与“生产线中的需求”无缝对接,由“单向输血”转向“双向赋能”,让产学研用一体化真正落地生根,必将为新区产业升级和学校教育改革注入澎湃动力。双方将以“全链条渗透,全要素融合”的高标准,多维度深耕细作,在技术攻关上实现“揭榜挂帅”,打通创新转化链条;在人才培育上实现“多元共生”,重构产教融合培养体系;在生态共建上实现“跨界融合”,打造产教共同体新范式。这场始于“高标准”的合作,将为产教融合写下“深度共育”的生动注脚。
会上,长春新区与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量子信息技术交叉学科研究院、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生物质功能材料交叉学科研究院、化学与工业生物工程交叉学科研究院分别与吉林省科英激光股份有限公司、长春超维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长春盛昊电子有限公司、吉林梵星科技有限公司、瑞宙生物股份有限公司、长春超维科技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吉林省聚科高新材料有限公司7家长春新区企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进行科研成果路演,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校友代表进行创新创业项目推介。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副校长刘克平、张存贵,相关处室和院系负责人,科研团队代表、校友代表;长春新区校地合作专班成员单位负责人、重点企业代表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