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本站

202009月15日

投资热线:0431-81335626
政务服务:0431-80786777

搜索

搜本站
首页

“9+1”产业链

吉大仿生学科落位长智光谷 首批转化3个项目

    在长春北湖未来科学城,创新无处不在。持续放大区内“中科系”“高校系”科创优势,长春新区联合推动科技攻关和技术融合,全力打造未来产业集群。

    吉林大学仿生学科由中国科学院任露泉院士领衔,携手长春新区共同打通“转移+转化”的生成通道,积极申建仿生大科学装置,不断推进院士创新创业、仿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仿生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今年4月,由任露泉院士创办的仿生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长春洋格仿生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主要开展仿生科技研究、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以及研发服务等。项目落位长春新区智能光谷产业园,目前,正在进行平台装修施工。

 目前,第一批仿生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已经确定,计划2023年末前完成装修,2024年3月前完成项目入驻准备,按计划实施三个仿生项目成果转化。同时,第二批项目筛选已启动。


转化平台第一批仿生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一、仿生3D打印技术项目

1.项目简介:

该技术属于国际首创。异质多材料3D打印技术可以打印聚合物(包括水凝胶、树脂和食用材料)、金属和陶瓷材料,并且可将这些材料打印在一起。同时还能够通过改变局部打印参数实现材料组织结构及性能调控,制造具有复杂几何结构、局部各向异性及多种材料集成的零件、器件。

2.应用范围:

仿生异质多材料打印在生物医疗材料、软体机器人、可穿戴电子、航空航天及汽车等行业新材料、新器件开发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潜力。

3.产品优势:

价格优势——产品价格是市场类似产品价格的三分之一。

技术优势——一台打印机就能够打印多种材料,并且能够把多种不同性质的材料打印在一起,并可以变参数打印。


二、粮食烘干作业网络化测产系统项目

项目简介:

粮食远程网络烘干测产信息系统可实现对管辖区域内分布的循环式粮食烘干机作业状态和关键参数进行网络化监管,包括节点设备端传感装置和管理端数据处理系统。

粮食远程网络烘干测产信息系统集成工业级GPS/北斗双模定位模块、4G远程通讯模块,可实现设备定位、远程网络监管和作业统计,通过对热风温度、内部压敏传感器、谷物温度等参数的采集、清洗和运算处理,判定被干燥谷物数量、批次等信息。

通过网络化监控烘干机作业的产量和质量,可以有效解决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方式改进和烘干机作业质量监管两方面问题。


三、纤维复材构件的结构仿生设计制造项目

1.项目简介:

通过“纤维复材构件的结构仿生设计制造”系列技术,搭建纤维原材料生产源头与轨道交通构件用户间的技术桥梁,打通“纤维新材料产业与轨道交通产业”上下游产业链,形成“纤维原材料生产——纤维复材构件设计制造——轨道交通产业应用”产业融合集群,助推吉林省“一主六创”与“六新产业”建设,形成经济增长新引擎。

2.应用范围:

高铁、动车、地铁等轨道车辆使用的蒙皮、壁板、座椅、地板、 风道及转向架等。

3.产品优势:

在满足强度、刚度等工况条件下,较传统金属构件减重20-40%, 疲劳性能提30%以上。同时,产品可设计性大幅度提升,可实现减振、降 噪、电化学储能、传感监测等多功能集成。

初审: 复审: 终审:

吉ICP备12000556号-5 吉公网安备:22010302000245号

吉ICP备12000556号-5 吉公网安备:22010302000245号

返回顶部